
发布日期:2024-12-21 07:39 点击次数:193
战争十分的残酷!这也是为什么,大家都想要和平的原因。然而,在有人危及国家安危,危及人民安危的时候,我们也决不能畏首畏尾,要奋勇杀敌。一九四九年,无数的人民解放军,奋不顾身,为的是解放整个中国这个伟大的目标。而就在解放中国的前几日,一场战役牺牲了13个团级干部!那么究竟是怎么回事呢?
1949年7月,北方,夏天,新中国建立前三个月,然而战争却还没有结束,“西北二马”占据了中国西北的土地,所谓“二马”,就是在宁夏一带马鸿奎统领的“宁马”和在青海一带以马步芳为首的“青马”!他们听信了蒋氏集团的谣言,想要成为中国的永久霸主,中央得知他们要反抗到底时,派出了彭德怀率领第一野战军,前去剿灭他们,为的就是解放中国的大西北而奋斗。
1949年8月24日,兰州阴雨绵绵,我党率领的第一野战军在兰州周遭盘旋了整整四天,却始终没有攻克一个敌人的要塞。
对方已经开口了:“我们要东出潼关,与共产党争夺天下!”
此时,彭老总正皱着眉头,看着兰州的地图,我们的士兵们没有一丝放松,随时准备着反击。
攻占兰州,这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,但没有人想要放弃,一旦兰州被攻占,那么整个西北就是我们的囊中之物。为什么这么难以攻打下来!这要从以前说起!
在马步芳的带领下,马家军盘踞西北十多年,可以说,那时候的西北,所有的人,所有的树,所有的土地,所有的树木,都归马步芳所有,他就是马的一方霸主。
早在兰州解放之战开始前,我们就已经和马步芳率领的马家军有了不共戴天的仇恨。
那时,我党领导的红军在“五次反“围剿”失利之后,就把根据地设在靠近北方苏联的河西一带。那时候,马步芳和他的儿子,就是整个西北的掌控者。
马步芳率领的军队,没有任何纪律,一切都是以武力为尊。大部分人都是好战分子,没有良知。所以要把他们解放,这件事谈何容易!
论装备,马家军只是一个三等的部队。他们的首领,无论是战略判断,还是战斗指挥,甚至是他们的士兵,都不是什么好东西。可就算是这样,从红军时代开始,马家军就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麻烦。
我方的解放军和西北野战军的实力都不是很强,损失不起,装备也很差。而马家军,却是一支不怕死,擅长近战,机动灵活的军队。
因为我们的火力不足,难以抵挡马家军的冲锋。就算赢了,也追不上他们溃败的军队,败了,我们可能连逃跑的机会都没有。
后来,解放军和西北野战军结合,成了第一野战军,装备也得到了扩充,人数也十分的庞大!
1949年8月中旬,阎锡山于广州举行西北防务会议,制定了“兰州之战”的方案:马步芳率领的马家军为主,马鸿逵为辅,胡宗南从秦岭和陇南三面包抄,阻击第一野野战军和兰州外围。
但是,我们党早已识破了这一点,毛主席给彭老总打了个电话,确定了“夹胡打马,先攻青马”的作战方针:18军作为主力,拖住胡宗南,65军则负责拦截宁马。
与此同时,彭将军又派出第2兵团、第19兵团,一层层推进,直逼兰州城;至于第1兵团,就是要对西宁发起攻击,切断马步芳的后路。
可以说,彭老总为这一次的行动,做了非常周密的安排。
8月20日,第一野战军和第二军团、第十九军团进抵兰州城外。
在稍作休息之后,第二天,人民解放军的攻城军对兰州的东山和南山发动了攻击。但战斗一开始,他们就意识到了不对劲,马家军本来就是土匪出身,根本不要命,而且他们的装备也很好,所以他们的战斗力,甚至超过了国军。
在第一次战斗中,人民解放军派出了九个团的兵力,在一夜的战斗中,损失了一千多人,却没有夺回一个小据点。
二十二到二十四日,连续三天的阴雨天气。于是,休整了三天。在这段时间里,彭老总仔细地总结了自己的经验,他觉得,要解放兰州,首先要经过窦家山,其次是狗娃山,最后是沈家岭。
八月二十五日清晨五时许,负责沈家岭左翼突击的第四军团十一师三十二团,悄然接近了国民党守军。
面对马步芳麾下的精锐,想要取得胜利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。
马步芳的军队,对于我们的行动,一直保持着高度的警惕,二十四夜时分,马家军的总指挥李少白,也发现了我们战场上的异动,早已枕戈待旦。
虽然我们的士兵们很小心,但依旧被马家军的哨兵们察觉到,战斗一触即发。
这次窦家山战役的指挥员,就是原红军西部集团军政委郑维山。
郑维山和这些盗贼打过不少交道,知道这些盗贼的凶残,所以他发誓一定要把这片战地给拿下,洗刷耻辱。
不到十分钟,在宁马看来固若金汤的窦家山上,已经被一片红色旗帜所覆盖。
疯子般的宁马怎肯让窦家山这么容易就失去。
督战队、大刀敢死队、还有执法队,成立名目繁多的队伍就是为了争夺窦家山。
在一场激烈的战斗之后,兰州东门终于开启了。
窦家山沦陷得如此之快,出乎马步芳的意料,但沈家岭却是此战最重要的一环,如果能成功攻下沈家岭和狗娃山,那就是兰州的关键,因为这两座大山是兰州的一道防线,如果被攻陷,那就等于失去了一堵墙。
人民军队悍不畏死的冲了上去,顿时炮火连天。
敌军的地雷阵非常密集,在解放军的冲击下,不知道有多少士兵被炸死。后面的人民军队,踏着血泊,义无反顾,勇往直前。
马家军仗着地形优势,早就布置好了防御工事,凶猛的枪口,将一名名士兵打得溃不成军。一名叫李应邦的连长看到这一幕,从战友的尸体上捡起炸药,像黄继光一样的英勇无畏,用自己残破的身体堵住凶猛的枪口!把敌人的堡垒给炸了。
顿时,人民解放军的士气大振,一浪高过一浪,一浪接一浪,将敌人的防御层层瓦解,到了中午,一面红色的旗帜已经飘扬在了沈家岭。
这时,那些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子弹已经消耗殆尽,他们掏出了自己的白刃,和那些敌人厮杀在了一起。
王学礼见状,也加入了战团,和对方近身搏斗,可对方人多势众,自己这边的人却是越来越少。王学礼见自己的手下只剩下了寥寥几个人,只好让自己的后备部队也加入了战斗。
最终,人数超过千人的31团,只剩下了不到三百人,同时32团的人数也只剩下了几十人。但这并不能阻止我们的军队,他们像一根钉子一样扎进了沈家岭,用所有的武器向敌人发起了攻击。
当31团只剩下不到两百人的时候,10师30团赶来增援。在王学礼的指挥下,我们的战士们奋勇追赶,最终攻占了沈家岭的主要据点。
大约在下午五点,我们的部队展开了对敌军的全面追杀,由王学礼率领的部队率先对马家军进行了歼灭。但是很可惜,有一枚敌军的大炮正好打在他的旁边。王学礼来不及躲避,就被弹片洞穿,倒在了地上,再也没有起来。
经过30个小时激烈的战斗,我们取得了胜利。根据统计,我军歼灭敌人一万二千多人,俘虏一万三千多人。不过,我们的损失也很大,死了将近九千人。
兰州城收复失地,大西北也被迅速解放。凶残永远不可能战胜真正的勇敢,愚蠢的勇敢也不可能战胜真正的信仰。解放了兰州的革命者们,永垂不朽!